欢迎光临,了解微信小程序开发,就上易用通!

iPhone十年,移动创业十年,新的红利会在哪里?

发布:2018-02-08 15:51浏览: 来源:网络 作者:tianshu

新一代iPhone 如约而至。

此时距离第一款iPhone发布已经过去十年。2007 年 1 月 9 日, Macworld 大会,乔布斯身着三宅一生黑色圆领毛衫、Levi’s 蓝色牛仔裤,用后来我们已经熟悉的语调讲述起刚刚诞生的iPhone。或许,当时很多人都不会想到,这一晚揭开了智能手机革命的大幕,也开启了移动互联网创业的启蒙运动。

抓住 iPhone 的机会,不是功利,而是能力。过去10年,因为iPhone,造就了知名创业产品,也成就了明星创业公司;也因为新iPhone,大体量APP悄然沉寂,诸多独角兽轰然倒地。

站在iPhone十年的路口,下一个享受红利的可能是谁?

iPhone十年,移动创业十年,新的红利会在哪里?

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史,背后就是一部iPhone变迁史。每一代iPhone的新功能、新变化,其实都在无形中改写了创投商业历史、互联网历史。

第一代iPhone谈不上惊艳全球,却是第一部真正面向用户的、消费电子类的智能手机。iOS和Google紧接着推出的安卓,给智能机时代搭出了框架。这个阶段给中国创业者最大的红利就是“启蒙”。其实,之前中国已经有一批探索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公司,不过他们还在纠结GPRS和WAP的制式之争。iPhone让这个阶段直接被略过了,虽然当时还没有 App Store,但很多开发团队已经开始效仿iPhone应用的样子筹划产品,大家内心深度的OS开始变成“原来移动互联网是这么玩的”。

第一波移动互联网创业的工具红利伴随着iPhone 3G缓缓而来。回望移动创投史,第一批真正抓住iPhone红利的是一批工具类应用,有的至今全民耳熟能详。当时iPhone自身功能稀少,客观上促成了这批工具类应用诞生。主观上,App Store给开发者7成收益,促进开发者的热情。这时很多VC也看准了移动互联网机会,开始投资APP,又加上了一把火。

这些享受了红利的APP都很轻,功能也比较简单,团队也都比较小。Camera360、日历365都是那时候起来的。当时还有很多计算器、量角器、单位换算、工具箱这样的应用,当时很火。其中的优质应用,现在早已经用户过亿,拿了几轮融资。但一方面由于他们是开发者,而不是创业者,缺乏管理较大团队经验;另一方面,产品功能过于简单,商业化艰难。所以普遍的遇过增长困境,后来命运也很不一样,有的在寻求海外突围,有的被巨头招致麾下,还有的只能苦苦坚持。

当人们有了工具,总会觉得开始少了信息。iPhone3GS发布后,信息的红利时代开始了。其实与之相关两个最主要的功能模块——3G网络和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——在iPhone 3G上就发布了。只不过当时大家都在抢着做更容易开发的工具类。到了这个时候,能开发的工具也开发差不多了。

首先抓住机会的是一批在PC上有内容积累的公司,其中最典型的是大众点评,同年拿到光速投资,慢牛开始快跑。一些先知先觉的内容源,比如门户也开始筹划简单的新闻客户端。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些更重的工具,主要为了解决用户浏览信息问题,把内容从PC搬到手机上来,比如,UC浏览器是在那前后推出iOS版的,这次转型才有了后来的UC。“ 位置”也成了内容的一部分,LBS概念带火了几家以签到为卖点的应用,比如街旁,但因为没有场景,不久也遇到了瓶颈。这时期,还有一类内容爆火,就是游戏,比如植物大战僵尸和愤怒的小鸟。甚至可以说,因为这些游戏火了,触屏才变成趋势。在这条路径上,醒悟得最快,并作出了中国特色的是触控科技,爆款产品是捕鱼达人。同样是在这一时期,移动互联网革新产业链的效应开始显现,依赖内容分发的SP最受冲击,哀声怨道。这在某种程度上,也激发了投资热情。

其实,这时,也有一些早期的开发者,积极构思未来,应用多元化,内容型应用兴起,进行了不少有意义的探索。这些探索受制于当时iPhone的功能、外界环境的限制,并未成功,但在日后都被人发扬光大。 

社交红利时代是伴随iPhone 4(s)产生的。iPhone 4(s)开始,iPhone不再是小众的拥趸,而变成了大众消费品。iPhone 4和前面几代相比,最吸引用户的是它的摄像头以及超高分辨率的屏幕,读图时代因此触发。与此同时,用户开始觉得单向Push的内容没什么意思,开始追求互动,也推动了国内社交创业的红利。这一时期,国外Instagram大放异彩,在4s之前推出的微信开始快速获取用户,陌陌顺势推出。图片加互动也使得内容类应用出现新玩法,典型代表是微博,点点、啪啪都火过。

必须得说的是,这个阶段是“拜苹果教”最火的时候,周鸿祎、罗永浩都是代表人物。看中iPhone红利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了,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。2012年,App Store里的应用数量已经超过100万,基本上所有正常人能想到的领域和长尾需求,都已经有人在做了。不得不说,这之后iPhone带来的创业红利在不知不觉的消退,创业的门槛降低了,但是创业成功的门槛却越来越高。

从iPhone5开始的库克时代是消费创业的红利期。iPhone5开始,手机大创新越来越难,APP应用也越做越重,创业者更多是在商业模式上寻求突破,比如电商、O2O,再加上指纹功能性模块降低了支付的门槛,促进了应用的场景化。手机大屏化、4G网络普及,倒是带动了新的富媒体内容创业,比较好理解的美拍、小咖秀、快手都因为这个火过,整合了外接传感器或者外部信息,比如加了外部传感器的智能硬件,比如加了LBS和AR的Pokémon Go 。

其实,这时候,应用已经越做越重,将应用做轻,反而又有了机会。这个阶段,最明显的是基于云、大数据的复杂工具应用又重新回归;基于微信的公众账号、小程序在特定场景下开始俘获用户。这正好解释了近几年创业的两个趋势:一个是内容类的越来越多,既然不能形成某个场景的垄断,做内容总行吧;一个是应用“前端”越来越轻,但“后端”原来越重,或是后台很重,或是线下很重。被很多人看好的B2B、企业服务、互联网金融、共享经济都符合这一特点。

iPhone十年,移动创业十年,新的红利会在哪里?

抓住iPhone的机会不是投机,是一种能力。

iPhone引领的移动互联网机会面前,人人平等。但要吃尽机会的红利,将公司做成一家大公司,却并不容易。每一次基于iPhone的新创意,都有可能无意中与数以万计的开发者“撞车”;每一波iPhone升级回归,都有可能是上一代产品的出局时刻。商业终究回归本质,即使曾一飞冲天的创业者,如果无法迅速跟进或者补足内功,也难免一蹶不振。

第一批真正抓住 iPhone 红利的那批工具类应用,有的至今全民耳熟能详。它们因功能简单而起,但产品简单往往商业化艰难。他们普遍遇到过增长困境,卡在“C轮难”,想要通过国际化、电商、出周边硬件产品寻求突破,苦苦挣扎,稍有名气、用户、特色的工具,基本都卖身了。比如Camera 360是中国最早的拍照类应用之一,全球用户已经超过3.5亿,巅峰时在App Store的排名一度超越Instagram。到了iPhone 4时代,iPhone拍照能力大幅提升,Camera 360的功能正在受到冲击。后起的应用直接调用iPhone 拍照、图像接口,增加了类似的功能,Camera360的地位更加尴尬。为了打破用户增长的天花板,Camera360也积极在海外寻求突破,但也无力打破商业模式的困局——云服务、智能硬件、冲印都没有大进展。

即使如此,作为第一代移动互联网创业者,他们依然应该被铭记——他们走出了一条不完全同于互联网的创业道路。同样是工具,后来猎豹走“产品矩阵”路线,搭移动广告平台,成功在美国上市,算是取得了“阶段性创业胜利”,但他们依然要解决大规模盈利问题,现在也将重心放在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。

从信息红利时代开始,创业者们就开始面临竞争,且竞争环境日益激烈。到iPhone 3GS发布前夕,iOS上的应用数量就已经超过22万,基本上正常人能想到的工具都被做完了。2012年时,App Store里的应用数量已经超过100万,体现在产品端,就是所有你能想到的领域和长尾需求,都已经有人在做了。2015年时,仅中国区的苹果开发者数量就已经超过 100 万人。

这种竞争之下,赢家不一定能“通吃”,但弱者却可能被甩的更远。社交红利的时代,成就了微博、陌陌,却也使得错过机遇的天涯、猫扑被甩在后面。2015年时,曾经捧红了奶茶妹妹、教授易小星,打造了虚拟明星小月月的天涯,终于宣布带伤上市,16年后估值大约在 10 亿人民币左右。同一年,教授易小星创办的公司万合天宜完成B轮融资,虽然金额未透露,但此前的A轮融资金额就在数千万元人民币。

社交红利时代,恰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最欣欣向荣的年代。繁荣的背后,一个事实很容易被忽略:那些原本在互联网时代就拥有用户、流量、品牌的玩家,若能把握住移动互联网的新机遇,则有机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。

到了消费时代,“后端”越来越重,这样的趋势则更为明显。2014年TalkingData统计结果称,覆盖率Top20的移动应用中,BAT强势占据十六个,其中腾讯系独占九大应用。到了2017年,极光大数据统计后发现,前20的移动应用,基本来自BAT或者BAT投资的公司。

这也难怪,近年来,“移动互联网红利是否结束”的讨论越来越多,“移动互联网下半场”成为热词。去年年底,围绕李彦宏的那句“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结束,未来不可能再有独角兽出现”,业界还唇枪舌剑了一番,不少大佬和创业者都参与其中。马化腾拿摩拜、OFO举例,认为“移动互联网还有很多创新机会,虽然说增长速度放缓了,但体量还是很大,每年都有新公司出来。” 36氪创始人兼CEO刘成城则表示,移动互联网红利结束,但是仍会出现独角兽。

其实,这样谈论背后,本质还是人们热心红利、热衷寻找新的红利。

未来还会不会有新红利,新红利可能在哪里?这些都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。

这种焦虑的时刻,人们又重新将目光聚焦苹果。

其实,iPhone的红利,不仅仅是iPhone带来的红利,而是iPhone引领的移动互联网红利。这一点,大家都清楚。只是,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,苹果一直都是创新的引领者,全球70-80%的安卓设备一直都是积极的跟随者。当业界暂时还找不到答案时,老大哥苹果就成了大家“最后的希望”。这就一定程度理解了,这几年的新款iPhone总让不少创业者失望。

不过,这些“失望”的创业者并没有闲着,他们中的一些在积极帮苹果“想创意”,做下游应用,倒逼上游硬件厂商创新。你看,这两年苹果发布会后,媒体的报道中,有不少标题都是“苹果发布了XX和XX,但没有XX”。

而另一些更为“激进”的创业者也在思考,智能手机还是不是未来的产品形态,AR眼镜、智能音响、可以语音交互的耳机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硬件载体。

而这些,会成为新的创业红利么?



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,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仅供学习与参考,请勿用于商业用途,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,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。